科研管理

区域国别研究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与激励政策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10-22     作者:   点击:[]

一、指导思想

为立足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型国际关系建设需求,响应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指引》要求,支持教师围绕区域国别开展高质量科研活动,推动学院从单一语言教学向“语言+区域研究”复合型学科转型,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层次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二、培育目标

1.近期目标(2-3年)

(1)建成3-5个特色区域研究方向(如西非经贸、西非政治、西非文化等);

(2)获批区域国别研究一级学科硕士点

2.中长期目标(5年)

(1)形成“语言能力+领域知识+研究方法”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2)建成教育部区域国别备案中心

三、重点建设任务

类别

具体措施

学科整合

设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整合英语系、翻译系、国际商务系以及校内其他相关学科资源

课程体系

新增《区域研究方法论》《地缘政治分析》《跨境数据调研》《加纳研究》等核心课程

师资建设

引进1-2名区域研究相关博士

资源保障

设立专项文献采购基金,重点购置对象国统计年鉴、政府报告等一手资料

四、激励政策体系

(一)经费支持范围

设立“区域国别研究培育专项基金”,重点资助以下活动:

1.跨境田野调查与实地调研

2.区域国别相关课题申报;

3.与区域研究相关的政策咨询及智库类成果撰写等;

(二)科研成果奖励

对教师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学院给予如下奖励:

1.在SSCI/SCI,北大核心及以上中文期刊收录的区域研究类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

2.被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并作出正式批示的区域研究对策建议(含研究报告),每项奖励10,000元;

3.获得国家级区域研究类课题立项(如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省部级以上项目等),每项奖励10,000元;

4.北核及以下级别刊物(需上知网),每篇奖励1,000元;

5.出版区域研究类专著,予以专项资助,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确定资助额度,最高不超过20,000元/项。

(三)会议激励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区域国别研究相关学术会议,对受邀发言、主持分论坛、提交会议论文等具有实质性参与的教师,学院根据会议性质与贡献程度给予差旅及相关费用资助,参照《外语外贸学院教师学术交流管理办法》执行。

(四)职称评审支持

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教学科研考核等环节中,对长期从事区域国别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推荐、优先支持,并在代表作、科研项目认定等方面给予合理认定与加权评估。

五、附则

(一)本办法所列各项奖励均为在学校现行科研奖励政策基础上的学院叠加奖励,教师可同时享受学校层面的相关奖励。

(二)本办法由学院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办法适用于区域国别研究相关硕士点建设期间的各类培育与激励工作,具体内容可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和上级政策要求适时调整。


外语外贸学院

2025年7月